“打醬油的錢不能買醋”。作為國家扶貧開發(fā)工作重點縣的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每年獲取轉移支付10多億,如何用好資金,用足國家的幫扶政策,對于脫貧攻堅意義重大。1987年以來,貴州省先后10任省長將該縣作為扶貧工作聯(lián)系點,可見當地脫貧攻堅任務之重。
2015年8月,國務院明確國家審計署定點幫扶丹寨工作。
2年多來,審計署通過找存款、找政策、找項目,通過“審計扶貧”,推動貧困縣將錢花在“刀刃”上。丹寨縣2年脫貧1.36萬人。
![](../../../n4/n1542/c122926/part/65300.png)
130萬元“特殊黨費”
“對口幫扶”是中國特色的扶貧方式。多年來,不僅有東部經濟發(fā)達省份對貴州進行對口幫扶,國家部委也加入到對口扶貧的隊伍中。
2015年國務院明確審計署定點幫扶貴州省丹寨縣。與其他部委相比,審計署既無財政資金主導權、也沒有項目審批權,在外界看來,其最大的職能職責就是“看住錢袋子”、監(jiān)督花錢。無法直接從資金、項目方面支持對口幫扶單位,審計署如何扶貧?
據了解,為支持丹寨縣等3個縣脫貧攻堅,2017年,審計署撥出了130萬元“特殊黨費”。
所謂“特殊黨費”,始于2008年汶川地震時期,是在特殊時期黨尊重和鼓勵黨員交納“特殊黨費”表達個人的心愿,以黨費形式捐款。汶川特大地震兩周年之際,經中央批準,中組部組織便曾開展黨員自愿交納“特殊黨費”支援抗震救災活動。
這130萬對審計署來說“來之不易”,審計署派駐甲石村第一書記姜海泉告訴南都記者,此前國家規(guī)范黨費,要求嚴格按照中組部印發(fā)的《關于中國共產黨黨費收繳、使用和管理的規(guī)定》進行繳納,這些補交的黨費就被審計署用于脫貧攻堅。
審計署將這筆“特殊黨費”撥給三個幫扶點,其中甲石村獲得60萬,用以改善村基層黨支部活動陣地,冷庫修建和扶植發(fā)展產業(yè)。
甲石村地理位置較為偏僻,為便于保存,農產品多是不經加工直接賣出。姜海泉說,冷庫修建好后,甲石村就可以發(fā)展冷鏈,出產的農產品可以經過初期加工后再賣往市場,產品附加值更高。
爭取500個特增護林員崗位
除了捐出“特殊黨費”,2年多來,審計署還通過與其他部委的協(xié)調,為對口援助的貧困縣尋求政策支持。
不同于杭州市濱江區(qū)、萬達等公司還有南方電網等企業(yè)提供直接的資金、項目支持,審計署更多是通過協(xié)調,用好國家及部委的一些政策,對貧困地區(qū)傾斜。
比如,經過協(xié)調,國家林業(yè)局為丹寨縣增加了500個護林員崗位。“一個護林員一年的工資1萬塊錢,500個護林員就能解決500個家庭的脫貧問題?!睆?zhí)炀S介紹道。
基礎建設方面的支持也是審計署的協(xié)調重點。包括,鐵路方面,2018年審計署將鐵路建設列為幫扶協(xié)調督辦的第二大任務;水庫建設方面,水利部將對丹寨五個水庫給予建設資金等方面的支持;在旅游資源方面,針對礦山地質公園的規(guī)劃,國家地調局將免費為丹寨做工作等。
在兜底脫貧中,中建總公司給丹寨縣免費修了兩個敬老院,可解決120個五保戶孤寡老人的供養(yǎng)問題。
推動多方面力量投入貧困縣
在脫貧攻堅中,實現(xiàn)扶貧從“輸血式”轉為“造血式”,就需要幫助當地找到適合發(fā)展的項目。
2018年4月10日至11日,國務院扶貧辦黨組成員、副主任歐青平在全國完善縣級脫貧攻堅項目庫建設培訓班上也強調,做好脫貧攻堅項目庫建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扶貧思想的具體行動,是加強扶貧資金管理的重要舉措,是確保實現(xiàn)脫貧攻堅目標的重要抓手。
這一舉措在丹寨也有所落實。張?zhí)炀S介紹,不僅是審計署,企業(yè)、城市和社會團體,也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給丹寨縣的脫貧攻堅做了很大的貢獻。
2016年2月27日,負責幫扶丹寨的審計署、杭州市濱江區(qū)、中建公司、萬達集團、南方電網和貴州省直有關部門在貴陽召開幫扶丹寨縣脫貧工作座談會,專題研究丹寨脫貧攻堅工作。
其中,萬達集團確定了萬達基金、萬達小鎮(zhèn)和萬達職院三個幫扶項目。僅萬達扶貧基金快速增加群眾收入,丹寨萬達小鎮(zhèn)帶動全縣文化旅游全面發(fā)展,萬達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丹寨實現(xiàn)長遠脫貧打下人才基礎。
![](../../../n4/n1542/c122926/part/65301.png)
杭州市從2016年也是開始對丹寨加大扶貧力度。據了解,此前杭州市濱江區(qū)主要是每年給丹寨縣一定的資金支持,重點用于包括“斷頭路”在內的一些交通基礎設施上的幫助。今年制定了新的三大目標:一是人員的交流培訓,二是基礎設施建設,三是爭取將一些產業(yè)引進到丹寨,而且今年的投資力度也加大到3000萬。
把錢花在刀刃上:推動財政資金整合試點
南都記者了解到,作為監(jiān)督“錢袋子”的部門,審計署積極推動當地財政專項資金整合改革,走出了特色的“審計扶貧”道路。
“丹寨縣地方財政收入不過兩個億,國家轉移支付十多個億。但是這十多個億以前都是??顚m棧蜥u油的錢不能買醋’”。審計署掛職丹寨縣委副書記張?zhí)炀S回憶道。
2015年,審計署對丹寨財政資金使用情況進行了調研,推動丹寨進行財政專項資金整合改革試點。2016年7月21日,貴州省政府下發(fā)《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fā)貴州省丹寨縣統(tǒng)籌整合財政專項資金開展脫貧攻堅改革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自此,丹寨縣成為全國第一個財政專項資金整合的試點縣,在財政資金使用上擁有更大的自主權。
“我們整合的不光是扶貧資金和涉農資金,是所有財政資金的整合。” 張?zhí)炀S介紹。
據了解,經過2016、2017兩個年度的實施,丹寨縣整合財政專項資金11.38億元,其他籌措資金7.61億元。
為了讓“找到”的資金、政策傾斜和項目被更好地利用,南都記者注意到,審計署在對口扶貧中,更注重合推動財政專項資金的整合,讓花在“刀刃”上。
2017年,審計署新任審計長胡澤君上任后,就將首次蹲點調研選在了丹寨縣。張?zhí)炀S告訴南都記者,當整合資金遇到阻力時,他們都會與有關部門進行解釋和溝通。
“推動資金整合可以說是‘頂住’了很大的壓力,畢竟哪個部門都不想失去專項資金的分配權和使用權?!睆?zhí)炀S介紹,按照原有制度,政府相關部門對專項資金的使用,都是有一定的考核要求,如果將某一個部門的財政資金整合到另一個項目中,難免會給原部門帶來一些影響。
如何打消顧慮,推進資金整合步伐?
“主要是加強溝通和協(xié)調,還要把整合資金情況及時反饋給相關部門?!睆?zhí)炀S告訴南都記者,審計署、貴州省財政廳、省審計廳帶頭給各部門解釋、協(xié)調,爭取理解和支持?!?/p>
南都記者了解到,為保障整合資金能有效利用于脫貧攻堅。在整合資金監(jiān)管方面,丹寨縣建立了嚴格的制度。評審、公示、審計等有一套嚴格的程序,重大的項目都是上縣長辦公會討論,更重大的就上常委會討論。
資金整合后,財政資金使用“碎片化”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甲石村就是受益者之一。丹寨縣審計局派駐甲石村駐村干部左亞麗告訴南都記者,審計部門工作人員駐村后,對財政資金加強管理,營造公開公平公正透明的環(huán)境。
她舉例道,此前在步道建設中,縣里有物資下來,但是村里管理不善,誰能搶得到就多搶一點。有些人得到水泥沒有沙子,造成物資的浪費?,F(xiàn)在村里以丈量的方式配比物資,小組統(tǒng)一去干。多拿物資的村民,村里停止辦理一切事務?,F(xiàn)在最后兩個自然寨的步道和院壩建設也即將完成。
據統(tǒng)計,截止12月底,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全州已整合財政專項涉農資金54.3億元,占2017年度計劃整合涉農資金57.62億元的99.44%,已實現(xiàn)支出52.09億元。整合后資金主要圍繞支持脫貧攻堅,解決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兩不愁、三保障”的問題,重點投向了“四在農家·美麗鄉(xiāng)村”、“一事一議”農村公益事業(yè)等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業(yè)生產發(fā)展方面。
在審計扶貧的助力下,丹寨縣貧困人口從2015年底的1.08萬戶3.86萬人到2017年底的0.7萬戶2.5萬人,貧困發(fā)生率下降7.6個百分點,并在2016年度貴州省扶貧開發(fā)考核工作中名列第二位。
南都記者卜羽勤 發(fā)自貴州黔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