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徽省巢湖市審計局始終堅持把“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思想貫穿于審計工作全過程,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文明創(chuàng)建工作,成功探索了一條“立足審計行業(yè)特征,突出和諧機關建設,發(fā)動群眾廣泛參與”的文明創(chuàng)建新模式。2006年,該局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為第七屆“安徽省文明單位”。2008年,該局再次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為第八屆“安徽省文明單位”,成為全市唯一獲兩次表彰的市直機關。
高度重視創(chuàng)建與審計的結合。堅持把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工作納入審計工作整體規(guī)劃之中,實行目標責任管理,并作為日??荚u和年終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今年7月25日,該局召開了全市審計機關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座談會,市審計局全體人員、縣區(qū)審計局主要負責人出席會議,省審計廳領導,市直機關工委、市總工會主要負責同志應邀到會指導。
堅持推行文明審計。始終把文明審計作為創(chuàng)建工作的核心內容,強化服務理念,提高服務意識,營造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一是推行開門審計。該局在做好與上級審計機關項目計劃銜接的同時,采用通過《巢湖日報》、市政府門戶網站等公共媒體發(fā)布公告,召開座談會,發(fā)征求意見函等形式,廣泛征求公眾、人大、財稅、農口、水務部門意見,得到各界廣泛支持和肯定。二是倡導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堅持有什么問題就反映什么問題,有多大問題就說多大問題,做到抓大放小、抓重放輕;堅持用歷史的觀點處理歷史的事;堅持既依法處理又講情講理;堅持既全面客觀反映問題,又充分總結肯定被審單位、被審對象的工作經驗和成績。三是重視與被審單位的溝通,做好協調配合的文章。工作中不準講大話、硬話。在每個項目現場實施前,都由分管局長主持見面會;在每個審計決定作出前,都與被審單位主要負責人充分交換意見,采納他們的合理要求。因堅持文明審計,近年來,審計決定執(zhí)行難的局面得到有效扭轉;現在不少單位主動上門要求審計。
努力發(fā)揮“免疫系統(tǒng)”作用。一是發(fā)揮審計對巢湖又好又快發(fā)展的建設性作用。今年的“同級審”反映了市本級財政結構不合理、征收成本高等問題,引起市委、人大、政府的高度關注。二是加強對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監(jiān)管。今年前三季度,該局共對31項工程造價進行了審計,審計核減工程價款1,766萬元,平均核減率16%。近日,該局會同市建委、市監(jiān)察局聯合下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性投資項目監(jiān)督的意見》,解決目前存在的超概算投資和超面積建設、現場監(jiān)管不到位等問題。三是推動反腐倡廉建設。該局將縣(區(qū))委書記,在縣(區(qū))中心鎮(zhèn)、公檢法系統(tǒng)工作的副處級領導全部納入審計范圍,實現經濟責任審計對象全覆蓋。前三季度,全市審計機關移送案件線索14條18人。四是積極服務民生。今年,該局集中全局三分之一人員,深入社區(qū)農村,耗時近40天,走訪了1000多戶,對部分民生資金的籌集、管理、使用、效益等進行了審計調查,揭示了少數民生工程管理不到位、效益不高、農民負擔超過規(guī)定比例等問題,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視。日前,巢湖市政府根據審計建議,安排390萬元對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收益農戶每人15元的補貼。
積極推動效能提速。緊緊圍繞省廳“抓建設、練內功、提效能”五年行動計劃,先后開展了“審計學習年”、“審計法制年”、“審計質量年”活動,豐富了創(chuàng)建的內容。一是制定印發(fā)了效能投訴制、失職問責制等八項制度,推行行政問責。二是改革審計組織方式,打破科室分工界限,對審計人員進行優(yōu)化組合,審計力量向一線傾斜。三是更多使用審計調查,縮短現場審計實施時間,提高審計實施工作效率,春節(jié)前,市“同級審”審計組還開展了“試審”活動。四是通過提高審計實施方案編制質量,明確審計實施時限,推行精細化管理,將行政成本觀念引入到審計工作中。
認真抓實黨風廉政。堅持教育、制度并舉,抓好黨風廉政工作。一是堅持“木魚長敲”。先后組織審計人員學習了阮嘯仙、孔繁森、牛玉孺、蔡玉昊等先進典型事跡;組織觀看了宿州市原副市長李興民、安徽雙輪集團董事長劉俊卿等反面典型警示教育片;組織全局人員到廬江監(jiān)獄開展現場警示教育。二是完善監(jiān)督制約機制。開展交流輪崗;邀請市紀委派出第一紀監(jiān)組,獨自對被審單位進行回訪;實行審計經費自理,赴外地審計按每人60元/天標準執(zhí)行;利用新聞媒體向社會公示審計紀律、舉報電話和舉報信箱;開展“自審自”活動,組織人員對本局財務情況進行自查,并邀請省審計廳進行“上審下”,加強對財務的監(jiān)督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