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審計署駐昆明特派辦緊緊圍繞審計署2011年財政審計工作總體部署,在總結近兩年財政審計大格局有益經驗的基礎上,加強組織領導、資源整合、選點布局、現場管理等方面的探索創(chuàng)新,提出了“以四統破兩難”的財政審計工作思路,著力破解“審計資源難整合,整體效能難發(fā)揮”的困局,穩(wěn)步推進2011年財政審計工作。
一、統一人員調配,加強整合。昆明辦繼續(xù)深化構建財政審計大格局的探索,打破辦處兩級行政架構,以財政審計項目需求為導向,根據各項目的目標、內容和重點,在全辦范圍內統一配置資源,構建“辦財政審計協調領導小組—審計實施小組”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在認真分析辦內人員業(yè)務專長的基礎上,統一調配審計人員,將財政、行政、社保、投資、計算機等專業(yè)審計人員搭配到各審計實施小組,確保每個審計實施小組人員專業(yè)齊全,力量均衡,保障到位,合成有力。
二、統一選點布局,科學安排。針對財政審計項目特點,昆明辦將4個審計項目統籌安排至3個抽審縣。在抽審縣的選擇上,正確處理總體目標和各子項目分項目標的關系,根據政府性收支、一般預算收支、可用財力的總量和人均指標,各縣區(qū)的財政自給率、標準收支缺口、民生類支出占比等指標,綜合計算財力保障水平和財政風險指數,將全省129個縣(區(qū))劃分為好、中、差三個類別。同時,綜合考慮現代農業(yè)生產發(fā)展資金、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項目、保障性住房項目的需求,把握各項目間橫向連接點和互動點,科學選取了3個抽審縣,有效構建了以縣級政府性資金審計為平臺,現代農業(yè)生產發(fā)展資金、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項目、保障性住房項目3個專項審計為支撐的“1+3”項目實施體系。
三、統一項目實施,條塊聯動。為發(fā)揮縣級政府性資金審計的引領作用和專項資金審計的支撐作用,昆明辦改變各審計項目組在抽審縣分頭行動、各自為戰(zhàn)的組織方式,統一組成3個審計實施小組,各由一名處長統一指揮,全面負責本地4個審計項目的組織實施。建立以項目為經,以抽審縣為緯,縱橫結合,條塊聯動,優(yōu)勢互補,信息共享,統籌管理,整體推進的財政審計工作格局,既有效避免了重復進點,“群龍鬧?!爆F場審計離散局面,也有力破解了審計資源難整合、整體效能難發(fā)揮的財政審計大格局難題。
四、統一人員培訓,試點先行。為統領項目整體實施,積累完善審計經驗,探索行之有效的審計技術和方法,建立標準化生產線,產出高質量審計產品。昆明辦先期集中3個實施小組的優(yōu)勢力量,選定1個抽審縣開展短期試點,以審代訓、實戰(zhàn)提升,在實踐中培訓骨干,在實踐中探索方法,在實踐中細化目標、突出重點,試點期間形成《支出結構分析程序和方法講解》等多項操作指南,并制成多媒體影像下發(fā)各審計組人員學習使用,為構建財政審計整體合力,進一步深化審計實施提供技術和方法支撐。(李霞 張華松 張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