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辦是我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唯一的一份。
從第一次參加審計項目的迷茫好奇,到能夠在審計項目中獨當一面,再到能夠主動從崗位職責謀劃思考工作,我在哈爾濱特派辦大家庭里逐步成長、走向成熟。
我參加的第一個審計項目
參加第一個審計項目的時候,我還在實習期,剛到單位報到,計算機處的處長給我發(fā)了一厚摞兒的計算機中級考試的書,要求盡快自學通過考試。
審計對象是一個部委的外資利用中心,世界銀行貸款、亞洲銀行貸款、績效審計……一大堆不懂的詞匯涌現(xiàn)在面前,我感到忐忑不安。還沒有正式入職,我的實際工作內容并不難,看資料、復印取證、統(tǒng)計數據,寫底稿,同組的大一屆的同事不厭其煩地教我底稿應該怎么寫、取證蓋章的時候應該蓋在哪兒、公文字號有多大。我跟在后面,亦步亦趨、邯鄲學步。
那段時間我們天南海北從北京到遼寧、黑龍江,再到廣東、海南。從農產品加工到種水稻種果樹,再到養(yǎng)魚養(yǎng)豬養(yǎng)牛養(yǎng)大鵝,我在工作中增長了很多見識。
初識審計,感覺審計需要專業(yè)知識、需要實踐經驗,需要解決問題的技巧,需要很強的個人綜合素質。作為審計新人,我任重而道遠,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夠勝任這份工作。
審計人的進階之路
審計項目是緊張的,自然,收獲也是沉甸甸的。
我曾經在一個水污染項目中擔任副主審,這是特派辦當年的重點審計項目之一,高標準嚴要求貫徹始終。項目伊始,我協(xié)助主審編制《操作指南》,對重要審計事項涉及到的法律法規(guī)、工作思路、技術方法等逐一說明,讓沒有參加過績效審計的人、沒有環(huán)保審計經驗的人能夠按照《指南》迅速開展工作。
我也曾經參加過專項審計調查。當時審計組安排我梳理跟蹤審計成果,撰寫專題報告。面對這么宏觀的主題,我忐忑不安,怕由于自己能力水平不足,不能完成這項任務。計劃總投資額數百億的超大型工程,項目建設范圍涉及多個省份,采用大量新材料新工藝……題目太大,可研究的素材太多,每一個細小領域,都可以列為專題研究的內容。
期間我們與很多相關部門進行了深入座談,多次組織專題研究。領導和同事們給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在一次次交流座談中,我看到了差距,找到了不足,不斷修正前進的方向;在一次次討論會診中,我的工作站位、審計思路、分析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歷經35次修改完善最終得以成稿。
這份調研報告得到了上級領導的高度重視,最終為推動這類自然開發(fā)利用發(fā)揮了積極作用,進一步規(guī)范了整個行業(yè)的發(fā)展?;叵肽嵌螘r間,那種焦慮不安、壓力如山的感覺歷歷在目,但很榮幸有這樣的機會,讓我在成長道路上,有了很大的進步和提升。
特派辦豐富的發(fā)展平臺
青春總是充滿能量。
項目間歇,或是乘坐飛機火車的路上,或是住在賓館的夜晚,自學提高成為我們的主要活動。工作第一年,我和我的同事們就自學通過了審計署計算機中級考試,開啟了數據審計之旅。除了自身努力外,組織上用心為每一名干部設計培養(yǎng)方案。特派辦克服人手緊張的實際情況,積極派員參加各類培訓。我參加過2個月培訓,通過BFT高級考試;參加過70天的造價工程師培訓班,一次性通過考試;還參加過主審培訓班、審計師資培訓班等等。高級審計師資格需要考評結合,2014年,經過了嚴格的“考”和嚴肅的“評”,我獲得了高級審計師資格。閑暇之余,我結合審計工作實踐,撰寫刊發(fā)了10余篇文章,也算是對自己工作的總結回顧。國家審計這個大平臺,總會帶給你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
審計人的擇業(yè)觀
曾經辦里組織開展過一次思想狀況調查,用無記名投票的方式了解大家的真正想法,其中一項是選擇審計工作的原因。
找工作的時候,大家心里一定都有自己的打算,對工作有最樸素的期望。比如,有發(fā)展、賺錢多、發(fā)揮專長、做有意義的事……我們辦130多人的隊伍中,選擇審計工作的原因還是比較集中的,絕大多數人認為,審計工作站位較高、視野較寬,接觸方方面面,提升自身素質、豐富人生閱歷;來自業(yè)務處的同事們深刻感受到國家審計這個職業(yè),給自己帶來的強烈的榮譽感,覺得能夠從事國家審計工作很光榮。
歲月靜好,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在我看來,軍人的職責是邊境線保家衛(wèi)國,審計的職責則是守護國家經濟命脈,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審計為促進黨中央令行禁止、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全面推動深化改革、促進依法治國、推進廉政建設等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這里,大家一起攻堅克難,結下了革命友誼。在這里,青年人不用再憤世嫉俗,不用到論壇灌水,用自己的努力和專業(yè)為百姓謀福祉。這種工作的付出和回報,讓我們體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和滿足,我們相信這些足以讓審計人堅信并堅守人間正道。(姜慧娜)